突然涨价、股价下滑,马斯克的降价换量战略失效? 世界信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连线出行,作者 | 周雄飞
又调价了,只不过这次不是降价。
(资料图)
“五一”假期期间,中国宣布会对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的售价进行上调,其中Model 3全系车型售价均上涨2000元,最终售价变为23.19-33.19万元;Model Y同样全系上涨2000元,调价后售价为26.39-36.39万元。
没过几天,特斯拉对Model S和Model X也开启了涨价。据连线出行获悉,今日中国针对全新Model S及全新Model X全系车型上调售价19000元,上调售价后,Model S全系售价为80.89-102.89万元,Model X全系售价为89.89-105.89万元。
调价通知发布后,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很多消费者倍感意外。因为他们正期待特斯拉在假期再降价,用更低的价格来买车,最后没想到特斯拉却涨价了。
这些消费者之所以会对有再度降价的期待,也是因为该品牌仅在今年就已多次举起降价“镰刀”。
今年初,中国对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进行了最高3.6万元的降价,率先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引发了价格战。据连线出行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在全球范围内已进行了6次降价。
会如此“痴迷”降价,其背后是在贯彻埃隆·马斯克“零利润”的理论。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理论上可以零利润卖车,用更低的价格来推动更大的销量,未来再通过自动驾驶产生可观的利润,简单说就是用低价换销量。
但这套理论被应用到现实中后,效果并不像马斯克想的那么美好。
从销量数据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实现销量为42.3万辆,虽然相比于去年同期实现了36.13%的同比增长,但环比去年第四季度的销量,仅实现了4.2%的增长,在多次降价的刺激下,销量增长并不明显。
销量的表现如实地反映在业绩中。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总营收为23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但环比下滑了4.07%;净利润方面实现为25.13亿美元,同比环比都有两位数的下滑。
不仅如此,单看主业的汽车业务,多次降价不仅没有换来收入的增长,同时还把该业务的毛利率拖至接近20%左右,成为近两年最低的毛利率水平。
基于销量和业绩的不利表现,在财报发布后美股股价大跌10%,之后虽有部分回升,但截至发稿前股价依旧不及财报发布前的水平。在这个态势下,后续将如何调整价格?
“降价狂魔”特斯拉,突然涨价了
的这次涨价,着实突然。
从时间点来看,就在“五一”期间宣布涨价的前几天、也就是2023上海车展期间,坊间有传闻会进行新一轮的降价,Model 3的国内售价或许会从当时的22.99万元降至20万元以下。
这一传言被广泛传播后,一度被众多媒体解读为“即将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发起又一轮价格战”,但最终行业并未等到特斯拉的降价,而是等来了一轮涨价。
根据官网显示,Model 3全系在国内的售价从此前的22.99-32.99万元涨至23.19-33.19万元,涨价幅度为2000元;Model Y全系在国内的售价也同涨2000元,从之前的26.19-36.19万元涨至26.39-36.39万元。
Model 3最新国内售价,截图自中国官网
与中国区域同步,特斯拉也上调了美国市场的产品价格。Model 3全系的售价从之前的39990-52990美元涨至40240-53240美元;Model Y的售价也从46990-53990美元涨至47240-54240美元。
与Model 3和Model Y相似的是,中国随后也对Model S和Model X两款车型的全系产品进行了涨价。
对于本次不降反涨动作反应最为强烈的,还要属一些持币想要买的消费者。
“当上月底听说特斯拉又要降价时,还是很兴奋的,因为一直想要买特斯拉,肯定想等到降价时买入最实惠,再加上按时间推算,大概率降价会在‘五一’假期落地,但没想到最后竟然是涨价通知,太令人意外了。”杭州消费者吴明对连线出行说道。
除了吴明,还有几位想要购买的消费者也对连线出行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这些消费者之所以会对这次特斯拉涨价感到意外,主要还是因为特斯拉此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次降价举动。
就拿今年前四个月为例,先是在今年1月初对旗下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开启了国内降价,降价幅度在2-4.8万元之间。其中,前者的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Model Y的起售价也降至25.99万元。
凭借这一降价,也让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产品,创下了二者实现国产以来的历史最低价。而彼时的这轮降价,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对Model 3和Model Y等国产车型进行的第五轮降价活动。
而像这样的降价,除了中国市场之外,特斯拉还在全球多个国家复制着。
和中国市场相似的是,也在美国市场开启了多轮降价,分别发生在今年1月、3月和4月,通过这三轮降价,Model S的售价已从去年底的104990美元(约合人民币72万元)降至84990美元(约合人民币58万元)。Model 3和Model Y也有1000-2000美元不同幅度的下调。
与此同时,在欧洲多国开展着降价。比如在今年4月,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的售价在丹麦被分别下调9.1%和9.2%;而在今年1月初,也在日本宣布把Model 3和Model Y的市场售价下调约10%。
Model 3和Model Y,图源官微
据连线出行不完全统计,特斯拉今年在全球范围内的降价次数,已经高达6次之多,而这样的降价从2021年就已开始。
特斯拉会对降价如此“痴迷”,或许来自马斯克的意志主导。
在马斯克看来,对于而言,与低销量和高利润率相比,推动实现更高的销量和规模更大的车队是正确的选择。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不如以较低的利润率卖出大量汽车,然后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后在未来收获利润。
换句话说,马斯克愿意用现在更低的售价、乃至“零利润”,来换取未来更多的销量规模,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自动驾驶服务利润。
但当这套看似合理的理论落地后,效果却并不明显。
“零利润”卖车后,真的没利润?
销量,成为检验降价是否有效的证明。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量为42.3万辆,同比实现了36.4%的增长,再次打破了成立以来单季最高销量记录。但如果把视角放到环比层面,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相比去年第四季度,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4.2%的环比增长,虽然实现了增长,但低于华尔街预期的43.2万辆。不仅如此,如果把时间线拉大,还可以发现这样的增长并不明显。
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环比变化分别为0.65%和-18.1%,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受到了疫情和停工影响。从第三季度开始产能恢复正常,销量环比增长也处于两位数水平,去年第三、四季度分别为35.0%和18.1%,可见差距甚大。
2022Q1-2023Q1单季度销量走势及环比变化,数据来源于财报,连线出行制图
细化产品看,Model S/X两款车型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量为10.70万辆,环比下滑37.63%;相比之下,Model 3/Y两款车型有降价的助力,虽然实现了6.2%的小幅环比增长为41.22万辆,但与去年第三、四季度的48.93%、9.26%环比增幅有着一定的差距。
考虑到目前全球疫情已处于好转状态,再加上在今年相继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次降价,势必会促进销量的增长。然而,从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看,马斯克所秉持的“零利润”卖车理论和多轮降价举措,并没有很好地带动特斯拉销量的提升,且增长幅度还在放缓。
销量没有明显增长的同时,特斯拉的业绩却明显地被拖累了。
从披露的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当季实现总营收为233.29亿美元,同比实现24.3%的增长,虽然高于市场预期,但环比却下滑了4.07%。
净利润方面,比总营收表现得更为惨淡一些。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为25.13亿美元,不仅同比下滑了24.26%,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也下滑了31.84%,且不及市场预期。
细化业务来看,汽车业务依然是的主业,今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为199.63亿美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5.57%。与总营收相似,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但环比下滑了6.31%。
在业内看来,汽车业务收入的环比下滑,与销量增长放缓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了当季总营收和净利润的表现。
除了这些指标之外,特斯拉毛利率的表现也成为当季财报中不可忽略的指标。
按照财报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录得为19.3%,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滑了4.5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大部分分析师预测的20%以上,同时也跌破了马斯克曾承诺20%以上的毛利率红线,成为2020年以来季度毛利率最低值。
2022Q1-2023Q1综合毛利率走势,数据来源于财报,连线出行制图
综合毛利率下滑,与主业汽车业务毛利率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1.1%,环比也下滑了4.8个百分点,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
毛利率的下滑,在业内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多轮降价所致。因为单车售价高,通过卖车形成规模优势就可以摊薄部分生产成本,进而推高毛利率,反之亦然。
据官方数据,单车售价已经从之前的4.7-6.4万美元降至本季度的4.5万美元;与此同时,汽车业务总成本却在一直增长,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1.51亿美元增长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3.61亿美元,在此背景下,毛利率会大幅下滑自然很正常。
一般而言,毛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家车企能否获得持续的收入和利润,但基于目前这一颓势,已经很难对自身的未来做出预测。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到利润率的未来方向时,高管拒绝给出任何指导性意见。
“如今的环境下,我们很难对此做出预测,宏观环境存在太多不确定性。”首席财务官Zachary Kirkhorn表示。马斯克甚至把锅甩给了美联储,称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汽车价格变相上涨。言外之意,就是马斯克认为美联储加息,导致公众购买车辆产品的需求降低。
综合以上分析看,在多轮降价措施实施后,不仅没有让特斯拉产品的销量实现马斯克口中的“大幅增长”,同时还拖累了自身的业绩表现,从而让特斯拉真正陷入“零利润”增长的困境中。
正因这样,目前对于旗下所有产品的涨价,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一方面是为了刺激持币的消费者尽快购车促进销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毛利率等业绩数据的颓势。
由此,马斯克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决定的未来走势。
特斯拉,未来会怎么调价?
对于这个问题,行业内议论纷纷。
很大一部分观点认为,未来还会继续降价,因为该品牌还有降价的空间。“对于一家车企而言,降价是在对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执行的,目前随着电池级碳酸锂原料价格的下降,再加上4680电池更大规模的上车,特斯拉未来还有很大空间可以降价。”出行领域资深专家刘明对连线出行表示。
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张翔。在他看来,未来很大可能还会继续降价,因为就目前来看,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的大部分主导权,未来会根据市场变动和自身销量表现,做出降价为主的调整措施。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之后会放缓降价的节奏,因为在他们看来,近两年的降价已经让的毛利率走低,进而牵连了业绩的表现。
直到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说出了他的答案——即便毛利率和利润双降,特斯拉也要继续降价追求销量,今年交付目标为200万辆。他认为,特斯拉的财务状况足以承受降价,并在同行竞争中占上风。
马斯克同时继续强调道,“未来有可能以真正的零利润来销售车辆”,借此表达出对继续降价的信心。由此,业内有声音认为此次对产品的突然涨价,或许就是为之后新一轮的降价做准备。
但对于马斯克和特斯拉而言,想要在之后继续用低价来换销量,也会遇到诸多挑战。
就马斯克“零利润”卖车理论来说,这一理论要真正实现跑通,其前提就是要通过自动驾驶订阅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才能摊薄低价卖车的亏损成本。但一个现实也摆在面前——愿意为自动驾驶服务买单的用户并不多。
根据美国调研机构Techcrunch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特斯拉FSD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开通率在全球范围内只有10%~20%的水平,国内更低一些,只有2%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FSD系统会受到不同国家限制以及安全性方面的考虑。目前,FSD大部分能力已在北美市场上车,但由于受到法律法规限制,在国内市场中FSD能力还处于未启用状态。
即便FSD已在北美市场上车,但很多消费者也会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疑而不启用,毕竟马斯克对于FSD能力的鼓吹已经多次“翻车”。
这就意味着,马斯克想要通过FSD软件订阅在未来赚取利润的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了。
或许马斯克也意识到了这点,以至于在美国市场向其他非特斯拉品牌开放自家超充服务后,又在近日把这一服务复制到了中国市场,试图通过吸引更多车主使用超充服务,来赚取收入摊薄成本。
但这条路,也任重道远。
当宣布在国内向第三方品牌开通超充服务后,连线出行随即就向多位蔚来、小鹏等品牌车主询问是否会使用超充充电,得到的答案基本是一致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使用本品牌的充/换电服务,只有当急需充电、自家品牌没有空位时,才会选择的服务。
充电服务会成为替代品的背后,在于车主充电的习惯。“平时需要充电的时候,车机就会提示我,同时还会给出最近的换电站和导航路线,方便快捷;如果要用特斯拉的充电服务,不仅要下载一个APP,同时还要注册和找桩,基本不会考虑。”一位蔚来车主对连线出行说道。
充电桩,图源官微
除了依靠自动驾驶订阅和开放充电服务难以赚取利润之外,特斯拉还需要考虑自身产品体系的建设。
对于低价版新车型的传言已经不绝于耳,车型的发布也已经是时间问题。那么对于马斯克而言,就需要考虑车型产品价格区隔的问题,简言之,如果Model 3的售价继续降,是否会与低价版车型抢15-20万元的产品市场,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如今,马斯克虽然提出了“零利润”卖车的理论和喊出了继续降价的口号,但基于以上限制因素,在连线出行看来,马斯克和或许很难把低价换量这条路走太久。
最终,还是需要用价格以外的因素吸引消费者,产品力、创新性和品牌力,才是消费者为其买单最本质的动力。
(本文头图来源于官微,文中刘明、吴明为化名。)
标签:

加快场景创新 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设十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2022-08-16

科技部公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亮出10项行动内容
2022-08-16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科技部公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亮出10项行动内容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活动轨迹公布
- 哈尔滨市公布3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今年新增952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四川非遗传承人张雄志: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10月以来我国寒潮为何如此频繁?中国气象局回应
-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 昆明公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抓获130名涉案嫌疑人
- 山西朔州“11·11”较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对38人问责处理
- “海关国门小卫士”竞争上岗 淘汰率接近一半
- 深圳摧毁特大品牌化妆品走私网
- 28人被问责!山西石港煤业“3·25”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 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袁晓林被“双开”
- 民进会员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心怀大我 敢讲实情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40年来为子弟兵送出1.3万余双布鞋和鞋垫的“布鞋奶奶”走了
- 当男幼师是什么体验?他们说:有委屈尴尬 但大部分是幸福
- 庐阳警方通报幼童坠亡事件:嫌疑人已被刑拘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哈尔滨市启动部分地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四川通江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致3人死亡